楼上“钻”劲太足,楼下生意“钻”心,这场纠纷我们这样化解……

作者:王露沂 时间:2025-09-09

摘要:

家人们,您是否也曾被装修噪音困扰过?电钻声、敲打声不绝于耳,不仅影响生活,更可能引发邻里之间的矛盾。近日,在某写字楼内,就发生了一起因装修噪音引发的纠纷,楼上企业装修“震”力全开,楼下酒店生意“凉”了一半,双方甚至闹进了派出所……

事情是这样的:

位于同一栋大楼15层的一家医药公司近期启动装修,在铺贴地砖阶段,电钻持续发出巨大噪音。正位于楼下的酒店不堪其扰,连日遭遇客人投诉和大量退单,经营受到严重影响。

酒店方首先向物业反映,物业随即向医药公司发出停工通知。然而医药公司一停工,装修进度严重滞后,人工、物料等成本不断攀升。情急之下,他们未与酒店协商便擅自复工,导致矛盾再次升级,甚至发生肢体冲突,最终报警处理。

接到该起纠纷后,我处驻派出所调解员迅速联合社区及物业公司,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现场“火药味”十足,调解员采取“三步走”策略,逐步为双方降温解纷。

第一步:稳住情绪,化解冲突。

调解员首先针对双方发生的肢体冲突,通过监控回放、分别谈话等方式厘清事实,明确指出动手既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涉嫌违法。引导双方放下情绪,才能回归理性沟通。

第二步:厘清事实,拆分争议。

围绕“噪音管控”和“损失赔偿”两大焦点,调解员开展“背对背沟通”:一方面耐心听取医药公司陈述停工带来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细致核实酒店提供的退房记录、营收账本等凭证,客观评估损失金额。

第三步:普法说理,搭建方案。

调解员向医药公司说明,装修未采取有效降噪措施对他人经营造成影响,可能涉及侵权责任。在此基础上提出折中方案:医药公司赔偿酒店相应损失,酒店则专门腾出一天时间,配合医药公司集中完成高噪音工序。此后双方互不追究,共同努力减少后续影响。

经多轮沟通,该方案最终获得双方认可。医药公司当场转账支付赔偿款项,酒店也如约留出客房空闲时段,医药公司加紧施工,并在后续装修中严格限定作业时间、加装隔音材料,最大限度控制噪音,避免再次影响酒店正常经营。至此,该起纠纷圆满化解。

小江提醒:

装修前主动与邻居、物业沟通,提前告知施工计划,采取防噪措施,是避免矛盾的关键。一旦发生纠纷,也请保持冷静,及时寻求物业、社区或专业调解组织协助,切不可意气用事,激化冲突。好邻居,金不换。相互体谅、友好协商,才能营造和谐共处的美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