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故事 | 一份跨越80年的户籍档案

作者:王露沂 时间:2024-11-13

摘要:

“你知道你父母的档案在哪里吗?”

“啊......完全不清楚,我自己的档案在哪儿都不知道。”

这样的对话经常发生在公证员和当事人之间,在办理公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当事人完全不清楚父母的档案管理单位,且随着社会变迁,有的工作单位整改重组,不知道现单位名称的当事人也不在少数。在办理继承权公证的过程中,人事档案、户籍关系等材料作为重要的支撑证据,公证人员的核查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公证员是如何核查的呢?

近期,公证员就受理了一起继承权公证。被继承人死亡后发生了转继承,经过向当事人询问得知被继承人及其父母都有工作单位并且办理了离退休手续,但当事人只依稀记得被继承人的父母于上世纪30年代出生,大概是在某矿务局工作,档案材料已多次迁移,当事人对父母的档案现管理单位完全不清楚,因此,当事人对查询上世纪档案一事并不抱希望,不相信其档案还能留存至今。

公证员了解情况后,根据仅有的线索不断抽丝剥茧,先后电话询问医院、矿务局的人事管理部门,多次辗转派出所、档案馆、人力资源相关部门,经过近3个月,20余次的电话沟通,5次实地调查核实和多次函件往来,一份被继承人父母从入职到退休距今近80年的户籍档案终于呈现在了公证员面前,它完整地记载了两位老人从进入工作单位后,入团、入党、奖励表彰、结婚、生子......直到退休的一生,当事人在得知公证员查询到档案信息后感到既惊讶又感动……

继承财产事关重大,档案材料伴随着被继承人大大小小的人生经历,是他们逝世后留存的生命痕迹,是一个家庭从无到有的温情记录,尽管这份档案能被查看的机会极为少数,但是它最终呈现在公证员面前时的价值却非同寻常。

近年来,两江公证处坚持实行“绿色继承”公证模式,当事人只需要向公证处提供线索,公证员即可开展调查核实工作,有效提升了公证工作服务质效,践行了公证为民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