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米“锁定配置”锁死?请谨慎对待你的“确认键”……

作者:尹爱妮 时间:2024-04-15

摘要:

近日

“小米汽车定金不退”话题

多次霸榜微博热搜

引起公众热议

网友:5000元被“雷劈”了?

那么定金不退的行为

是否真的违法呢?

争议焦点

据悉,在小米汽车APP的确认定购页面,定金须知中明确提到“锁定配置后,车辆将进入生产阶段,配置无法再修改,定金不退”。小米方面也回应称:定金7日内支持无理由退款,超过7日后,车辆配置会自动锁定,消费者也可以提前主动锁定配置的。一旦订单锁定,车辆将进入生产阶段,配置无法再修改,定金不退。

本次消费争议焦点之一就是该格式条款相关内容是否对消费者进行了充分说明与告知。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经营者正确使用格式条款的义务进行了规制,对于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并按照消费者要求予以说明。小江通过小米汽车官方APP和官方小程序分别进行了定购操作,在确认定购环节的“定金须知”和汽车购买协议中,经营者对于定车犹豫期时限、定金无理由返还和锁车定金不可退等关键信息进行了说明。

消费争议焦点之二是经营者提供的格式条款是否有失公允,是否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消费者的责任或者限制消费者依法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等权利。

小米汽车提供了7天超长定车犹豫期,在支付定金后7天内,消费者可以随时修改车辆配置;消费者一旦主动锁定订单,则配置无法再修改、定金不退。定金须知里的关键信息采用明显颜色标注,汽车购买协议中的关键信息字体采用加黑加粗处理。从经营者履行法定义务角度,小米汽车没有加重消费者的责任,并且还让渡了部分权利。因此,小米汽车定金不退,并不违法。

定金or订金?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卖方通常要求我们先交一部分的预付款,预付款缴纳后,商家往往会给你一个付款凭证,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看一下付款凭证上写的是定金还是订金,因为仅仅一字之差,在法律上可是有大不同的。

定金具有担保合同履行的性质,是合同当事人自愿约定的一种担保形式,履行债务时应抵作价款或收回。而订金只是一个习惯用语,不具有法律概念,一般情况下不具备担保功能,其法律后果要根据合同内容和交易习惯来确定。订金是预付款或者先期支付行为,当交易失败时,给付订金的一方有权要求全额返还。而定金具有担保性质,其目的在于担保债权的实现,只有在法定条件下才可以返还。

据此,因交付定金一方的原因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定金不退,如果因收受定金一方的原因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应双倍返还定金,这就是定金罚则。同时定金罚则里还有一个数字陷阱,定金数额不得超过合同总金额的20%,超过了便不发生定金的效力。现在,关于“定金”的法律知识,您都get到了吗?

在此,小江也提醒各位消费者

在消费时应该看清相关规则

理智看待新产品和新营销模式

不要轻易被调动情绪

冲动消费

在对方有效告知

和自己知情的情况下

下单就要履行契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