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热播剧《底线》还不够?公证员视角解读剧中人间百态……

作者:王露沂 时间:2022-10-17

摘要:

法治题材热播剧《底线》收官,但此剧带来的讨论度却丝毫不减。这部电视剧聚焦社会热点问题,真实、生动、接地气,且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关注与追捧。

那么,今天小江就带大家来学习剧中的公证法律知识~


01

诉前调解 公证有一套

剧中,由靳东饰演的立案庭庭长方远让人印象深刻,其扎实的法律专业功底和接地气的调解方式更是让人拍案叫绝。

以“网络主播猝死案”为例,方远庭长多次组织纠纷双方“背对背调解”,尽心竭力劝解疏导、安抚情绪,并努力在双方之间寻找利益平衡点,积极推动纠纷以非诉方式化解。

这不是巧了吗,我处“曾姐公证调解室”和方庭长也有着一样的目标——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曾姐公证调解室”设立以来,在法院、社区等地共调解案件上千件,调解成功700余件,帮助2000余人成功解决纠纷,案件类型涉及合同纠纷、债务纠纷、劳动纠纷、物业纠纷等等……

调解员们和方庭长一样,用真情消除心理隔阂,植根基层、直面群众,投身预防和化解纠纷的最前沿,用法理情兼顾的方式让各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化解矛盾纠纷。


02

职场性骚扰 公证来帮忙

剧中销售员李芳凝起诉同事全志鹏对她进行职场性骚扰。同公司的三名女同事虽然遭受公司威胁,但还是选择在庭审当天为李芳凝作证。法院认为,李芳凝提交的微信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据,以及三名证人证言,可以证明全志鹏在上班期间、工作场所多次采用语言挑逗、肢体接触等方式骚扰李芳凝,对其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依法应当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面对职场性骚扰应该怎么办?

遭遇职场性骚扰,受害者一定要有证据收集、固定意识。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职场性骚扰的特殊性,此类行为多发生在办公室等封闭环境中,具有隐私性,收集证据存在难度。因此,小江建议受害者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警方介入后也可以做技术上的调查取证。受到伤害后,应当第一时间去医院检查,并保留医疗诊断记录。

另外,案发前后双方的电话录音、微信、QQ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带有骚扰内容的网络电子数据都可以作为证据。并且可以对相关电子数据进行公证,以免证据灭失。

再者,要及时固定并调取相关监控录像,现实中,一些酒店对监控录像保存的时间十分有限。监控录像中,受害人是否处于醉酒状态、双方的表情、肢体语言等,都可以作为认定职场性骚扰的证据链条。必要的时候,也可引入公证环节。


03

抚养权变更 公证有办法


蔡莉因与李忠祥感情不和而诉至法院要求离婚。双方在庭审过程中争吵激烈,且都要求直接抚养婚生子东东。期间,法官方远安抚好哭闹的东东,并单独征求了东东个人意见。最终,方远遵照东东跟随母亲生活的意愿,判决东东由蔡莉抚养。判决生效后,蔡莉未配合李忠祥探望东东,李忠祥又私自将东东接回家藏起来,两人因此发生争吵并再次诉至法院。方远无奈再次组织双方调解,东东此时却表示之前在母亲答应带他去迪士尼玩的利诱下撒谎了,他的真实想法是跟着奶奶生活。这一结果让方远背上了“调查不到位,判决不当”的处分。


现实生活中,当子女跟谁生活的个人意愿发生改变,除了法院诉讼,离婚双方还能如何解决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问题呢?

实践中,离婚双方对孩子抚养权的争夺比较常见,也会导致男女双方关系进一步紧张,进而影响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但除了诉讼,离婚双方也可到公证机构办理未成年子女抚养权变更的协议公证,双方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运用公证的权威性、公信力,约定子女的抚养权归属问题。这样以平和、理性的法治方式解决子女抚养权问题,有利于修复彼此关系,也有助于探视权的实现,减轻离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追精彩剧情

品法治人生

《底线》也在提醒每一个人

身处法治社会

绝不能触碰法律底线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也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


审核丨帅雅绮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