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丨社区公证员 做群众的贴心人

作者:刘正艳 时间:2022-02-11

摘要:

两江公证处自开展公证员进社区工作以来,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实现公证员多跑路代替群众少跑腿,做百姓的“贴心人”,近期又有哪些令人动容的故事?一起来看。

01

富安社区李阿姨年近古稀,上有一名九十多岁的父亲,下有一名独生女。她颤颤巍巍地拿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纸条,上面用笔认真地写着需要咨询的法律问题: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财产归属、遗产分割以及财产继承等。从这张小小的纸条中,可以深刻体会到一位老人对自己生前身后事的诸多困惑与担忧。公证员老师见此情形,从李阿姨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民法典》《公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浅显易懂的生活逻辑为其进行一一解答,同时为李阿姨“量身定做”了一套最大程度符合其意愿的遗嘱继承方案,受到了李阿姨的高度肯定和赞扬。看着李阿姨满意离去的身影,一种超越工作职责之外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02

富安社区的唐老师是一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但是最近有件事一直悬挂在心头,成为他眉间难以散去的阴云。他和妻子最近因为离婚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究其主要原因,原来是双方难以就夫妻财产的认定达成一致,从而无法协议离婚。了解到双方感情确无和好可能,公证员老师建议唐老师向法院起诉离婚,并结合唐老师情况,无偿为其拟写起诉状;为了使起诉状充分体现其意愿,我处公证员修改至深夜,并在后期全程指导其诉讼过程,最终使唐老师如愿以偿。同时,公证员也对唐老师以后的婚姻给出了适当建议,可通过夫妻婚前财产协议公证的方式避免此后再出现该种争议,夫妻财产约定公证则成为解决后顾之忧的最佳选择。

以上案例仅仅是公证员进社区工作开展以来的缩影,在进驻社区以来,我处公证人员以更贴心、暖心的公证法律服务身体力行践行公证人的使命,不断提升群众在公共法律服务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