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露沂 时间:2022-08-24
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保障。“专精特新”企业,凭借其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方面的优势,更是中小企业群体的领头羊。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重要指示精神,两江公证处创新公证服务方式方法,为推这些“小巨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乘风破浪”赋能。
01远程核保公证助“专精特新”企业融资便利化
近期,重庆某从事有色金属研发的“专精特新”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向我市某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拟给予该企业人民币3000万元的授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金融信贷支持。但受疫情的影响,该笔贷款的保证人均身处台湾省,无法返渝签署相关保证合同和一系列核保的文书。
在这一特殊时期,既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又要妥善落实好必要的核保风控流程,保障银行的信贷资金安全。银行的经办人员第一时间联系到我处,希望为该笔贷款提供公证法律支持。我处公证员了解到银行的诉求后,与银行经办人员反复进行沟通,结合3名保证人均在台湾省的实际情况,建议银行与保证人办理远程核保监督签约公证。公证办理前,承办公证员与银行客户经理仔细探讨研究办理公证的细节,并一次性告知了所需的材料、关键的风险点以及办理要求。公证办理过程中,公证员首先通过“两江公证处远程视频公证平台”对3位保证人的身份依次进行了核实,同时对合同签署的全流程进行了同步录音录像。此次公证办理顺利完成,让该“专精特新”企业在疫情期间也能及时获得信贷支持。
02赋强公证解“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难题
重庆某电缆公司是一家具有10余年历史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通过不断实施技术改革攻坚行动,成为民企科技创新指数100强企业,今年入选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但是,受疫情影响,公司面临设备升级、原材料成本上涨、销售回款慢等问题,急需资金解决困境。该民营企业向某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金融机构向该企业授信1000万元,但公司的股东及该笔贷款的保证人均在异地,无法完成合同及相关文书签署级强制执行公证办理,这可愁坏了企业负责人。情急之下,承办公证员提出可以由身处异地的股东及保证人办理线上委托公证的方式,授权企业法人及在重庆的亲属完成合同签署及公证手续,各方协调一致后,公证员“当天受理、当天出证”,3小时出具了委托公证书,第二天公证员和银行客户经理就办妥了银行合同签署及赋强公证手续,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谢谢你实实在在帮我们解决问题。”该公司的经办人员对公证员这样说道。获得融资支持后,该企业可以有充足的资金增添新的生产线,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这也真正体现了公证服务助力企业融资,赋能企业畅通发展。截止目前,两江公证处已累计为重庆市17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公证法律服务,涉及机电、环保、新能源等产业领域,助力企业融资近3亿元,以公证法律服务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公证智慧和力量。
审核丨帅雅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