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露沂 时间:2022-02-07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
假期大家玩得尽兴
也要懂法守法
收假第一天
小江特为您送上
“硬核”普法大礼包
让您春节结束后也能与法相伴
#1
孩子收的过年红包,要不要上交父母保管
小孩子过年收到的红包到底该不该上交父母保管呢?孩子有孩子的理由,家长有家长的真理,相信这场战争还需要持续一段时间。
那么,孩子收的过年红包,要不要上交父母保管呢?
小江说法:“压岁钱”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是长辈对晚辈的赠与,红包自长辈交到孩子的手后财产权利随即发生转移。红包属于孩子的个人财产,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可以为孩子代为保管,但无权任意支配和使用红包。父母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红包对孩子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如何保管和使用悄然成为困扰很多父母和孩子的难题。我们认为,原则上红包应当让孩子自己保管,但需要在父母的引导下,把钱存进孩子的个人银行里,需要在父母的监督下支配和使用,绝对不能让孩子乱花钱,从小让孩子养成存钱的习惯,使孩子不但学会存钱,而且让他们懂得合理用钱,节约用钱。但对于八周岁以下孩子的红包,或数额较大的红包,应当交由父母收存保管为宜。
法条速递
《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2
春节劝酒要适度,过头要担责
唐某邀请何某、李某、王某三位老友去饭店团年聚餐,还自带了两瓶高度白酒。唐某提出自己不能饮酒,想喝饮料代替,三位老友都不同意。唐某无奈,只好一杯又一杯地喝下高度白酒……两个多小时后,四人便将两瓶白酒全部喝完。唐某起身昏迷、死亡。经医院诊断,其属于严重酒精中毒引起的死亡。随后,唐某的家属将何某、李某、王某等三人诉至法院,要求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经过审理,判决何某、李某、王某等三人承担30%的赔偿责任。
小江说法:劝酒,可以体现宴请者的盛情,但不能“劝”得过头或不当。本案中,三被告与唐某是交往多年的老朋友,明知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应当禁酒,却仍然积极实施劝酒的行为,三人在主观方面具有过错。依据《民法典》第1165条、第1172条之规定,三人对唐某的死亡应该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唐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自己的身体情况和酒量是最清楚的,他完全可以拒绝大量饮酒从而避免损害结果的发生,却禁不住他人劝说,自己选择喝下大量白酒,最后导致不幸发生,依据《民法典》第1173条之规定,唐某也应对损害后果承担责任,并且是主要责任。
法条速递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条:【分别侵权承担按份责任】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过失相抵】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3
微信抢红包游戏,算赌博吗?
如今,微信几乎成为每个人手机中的必备软件。节日期间,微信群中的“红包”也出现的越来越频繁。你知道么?“红包”游戏同样存在着潜在的法律风险。
何某、吴某、单某等人在过年期间建立微信群,并拉人进入该微信群参与“抢红包”活动。何某在该群制定规则,群内成员每次发288元的四人抢红包,由抢到红包金额倒数第二小的参与者继续发下一个红包,每发放一次支付给群主人民币20元;由于微信红包存在限额,如当日限额已满需要他人代发,则还需要支付给代发者8元。后该群被举报,该微信群成员最多时达50余人,发放红包500余个,涉案下赌资10万余元。
法院判决何某、吴某、单某开设赌场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分别处以不同金额的罚金。
小江说法:微信抢红包是一种娱乐活动,本身不具有违法性,但如果利用这种合法的娱乐方式,去制定用于盈利的规则,性质就发生了变化,从普通娱乐变成了非法牟利的犯罪手段。
法条速递
《刑法》第三百零三条:
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