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传承丨老人将遗产留给邻居,背后的故事令人唏嘘……

作者:王露沂 时间:2022-08-17

摘要:

人这一生都不可避免的会经历生老病死,有句老话叫做:“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正是因为如此,上到王侯将相的官爵俸禄,下到贫民百姓的柴米油盐,最终都离不开传承这个话题。

在传统家庭观念浓厚的中国,遗产一般都是由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继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加速,不少孤寡老人或者空巢老人,选择将遗产赠与保姆、邻居甚至是陌生人,这对于传统家庭传承观念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每一次出现相关的新闻,都会引起社会热议。

前段时间,一位88岁的上海老先生作出让亲人与部分吃瓜路人都“无法理解”的决定:将自己的财产遗赠给水果摊摊主,并在公证处进行了公证。

无独有偶,近日,我处公证员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故事的主人公张老太(化名)在8月的一天,联系到我处公证员,电话那头,张老太向公证员诉说着自己的这一生,目前自己身患重病,最后的愿望就是将自己所拥有财产,遗赠给一直以来照顾自己的邻居。

沟通中,张老太将自己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公证员:出生后被遗弃,后来被一对没有子女的夫妻领养,她在养父母的悉心照料和关怀下长大,现在养父母已经去世。结婚后,丈夫带来了一名继子,张老太承担了继子的生活、教育等义务,婚后两人没有其他子女,目前,丈夫已经去世,继子也不管她。

确诊癌症后,张老太主要的生活起居,由一个曾经一起做过小生意的邻居负责。诉说中,张老太几度哽咽,感叹自己的命运。

张老太一生清贫,并没有什么遗产,要房子没房子,要存款没存款,只有20万的债权。这位邻居不嫌弃自己清贫,只觉得老太太孤苦无依一人,便力所能及地给老太太送去了许多温暖,这份温暖给老太太的晚年生活带去了一丝抚慰。

“这辈子,就我一个人了,我这个病不知道治不治得好,但是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我唯一的财产留给我的这位朋友,不知道可不可以?”

公证员听后,不胜唏嘘。

“我马上又要入院治疗了,现在行动又不方便,可不可以麻烦你们到我家来一趟。”

考虑到张老太身体状况不佳,很快又要入院治疗,公证员本着便民利民的理念,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晚上8点,来到了张老太的家,和张老太沟通好公证服务方案:办理遗赠公证。在办理的过程中,公证员对谈话的内容全程录音、录像,很快便办理完毕,既解决了张老太无人照顾的忧虑,又让这位善良的邻居得到了相应的回报,情义两全。

“公证办完了我就踏实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张老太对公证员连道感谢,一桩心事终于圆满。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古人的美好期望。然而,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老有所终,皆有所养依旧是人们所期盼的,这时,一份遗赠公证,在生命的末尾,显得温暖而安心。

审核丨帅雅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