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正艳 时间:2022-06-15
近期,公证员黎睿像往常一样,平静地拿起电话,接通了一名陌生群众的咨询来电。电话那头是略显疲惫而低沉的声音:“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办理器官捐献意愿书公证需要准备哪些资料啊?”
乍一听,她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一方面是因为此种类型公证业务极为少见,二是“器官捐献”这四个字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极为敏感。
详细了解之下得知,咨询人是一名新手妈妈,她有一个不足三月的孩子,刚一出生就被确诊患有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必须通过肝脏移植手术才能挽救生命。
这位母亲主动请求医院移植自己的肝脏给孩子,但被医院告知:根据医院规定,做手术前需要通过公证的形式明确捐献者配偶、父母同意捐献的意愿。
听闻此事,公证员黎睿的内心浮起阵阵涟漪,久久不能平静……割肝救子的故事,黎睿在生活中也有所耳闻,但是这么近距离接触到这种事情,还是有力的击中了同样身为母亲内心中的那份柔软,于是她耐心地告知办理公证所需资料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次日下午,这位母亲以及她的配偶、父母依约共同来到两江公证处办理相关公证,在进行常规的身份核验程序时却意外发现,这位母亲的配偶的相关证件不慎遗失。公证员黎睿考虑到此次公证用于“治病救人”的紧迫性,以及同样身为一名母亲,舍身救子之情的感同身受,她决定为此公证启动绿色通道:结合当事人其他身份证明材料,多方查验,综合判断,最终顺利为其办理了公证,并在最短时间内为其出具了公证书。
《请回答1988》里这样说道:“听说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母亲。”割肝救子的母爱,让人动容,两江公证处开通绿色通道为群众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也彰显了困难面前,公证与群众“肝胆相照”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