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露沂 时间:2022-05-16
5·20又要来了,朋友圈的狗粮已经提前开始撒了,差点没把小江给噎着。
噎归噎,小江还是想对大家伙说:5·20,把爱大声地说出来吧!
可是,大部分含蓄内敛的中国人,能拐着弯说的话,绝不会直接说出来,那句“我爱你”,总是到了嘴边就被咽了回去,作为公证员,我们见证了很多“内敛含蓄的爱”。
81岁的陈阿姨牵扶着86岁的老伴林叔叔走进公证处,跟公证员说:“我们提前约了今天过来咨询遗嘱公证的,今天来了解一下。”两人随后呵呵笑。
林叔叔一边接过阿姨从袋子里拿出来的证件资料,一边打开自己带过来的保温杯递过去给阿姨喝水。这一连串娴熟的动作,看的我们年轻人甚是羡慕。
来公证处是因为叔叔想通过行动来表达对老伴的爱意。“万一我不在了,我老伴怎么办啊,我要优先为她考虑,让她以后能够衣食住行无忧。”林叔叔说。
他希望,将财产传承给自己的子女,同时又害怕老伴在自己过世后居无定所。
最后,在公证员的建议下,林叔叔立下遗嘱把财产留给子女,同时在遗嘱中设立了“居住权”来保障陈阿姨的生活。
这一波操作,也让小江明白,“爱”不一定要大声说出来,在遗嘱中为老伴设立一个一生一世的居住权,就是表达爱意最“高段位”的方式。
不仅是爱人,一些父母也将爱意,通过公证的方式,藏在字里行间里。
孙老太70多岁了,她年轻时带着女儿再婚,女儿在新的家里受到了冷落,读完高中就出去打工了,日子过得很苦。
孙老太觉得亏欠女儿太多,也不知道怎么对女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就想通过遗嘱的方式保护女儿的权利,于是来到了公证处。
老太太在公证处告诉公证员自己的诉求,零零碎碎地表达了作为妈妈对女儿的爱和亏欠,中途几度哽咽……
后来,孙老太去世,女儿看到这份遗嘱泪流满面,并表示会带着母亲的爱好好生活。
可以说,这两个案例,一个是伴侣的爱,一个是母亲对子女的爱,他们都令人动容。
故事的主人公都不善于表达爱,但他们都为了自己的所爱拼尽全力。
通过公证法律手段表达的爱,既做到了财产安排,又体现了最真挚的爱意,同时还有公证机构为这份爱做坚强的后盾。
5·20就要来了,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发个红包、买份礼物、说声爱你、把爱藏在字里行间……
不管有没有说出来,小江希望,我们都要有爱,更要学会表达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