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公证处“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揭牌成立,推出公证护航知识产权“六项措施”

作者:王露沂 时间:2020-04-24

摘要:

值此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决策部署,4月24日,两江公证处“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开启“互联网+公证+知识产权”的创新时代。我处主任涂志辉,执行主任、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主任(兼)袁野共同为中心揭牌。

为充分发挥公证职能优势,进一步拓展知识产权公证保护的深度和广度,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更高质量的公证服务,两江公证处推出公证护航知识产权“六项措施”。

01打造一支团队,成立一个中心“打造一支团队”,即集中专业优势打造知识产权公证法律服务专业团队,重点研发和办理以知识产权为主的保全证据公证以及电子存证业务。团队由重庆市公证协会副会长、国家一级公证员、两江公证处执行主任袁野负责领衔,团队配备知识产权公证专用场所和电脑设备等软硬件设施,充分满足各项知识产权公证需求,打造两江知识产权公证品牌。“成立一个中心”,即依托“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方式,最大限度发挥人员优势,业务发展和理论研究并行。

02拓展知识产权公证服务内容,构建全方位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公证职能优势,综合运用公证执业手段,在知识产权的“创造设立”“运用流转”“权利救济”以及“境外保护”等方面发挥公证法定证据效力和强制执行效力等法律特殊效力,进一步深化公证在保护创新成果、加强专利维权、促进知识产权的有效流转以及加强知识产权境外保护等方面的的职能作用,构建全方位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

03运用“区块链+公证”技术,打造全时空服务的知识产权公证信息化平台。运用“区块链+公证”技术,两江公证处先后推出区块链电子数据取证与保管平台“公证链”“商标公证综合管理平台”,将公证服务前置,实现在线全程提供电子数据取证、存证、出证服务;对国内商标转让声明书公证等,实现“立等可取”,有效解决网络证据易灭失、高风险的问题,从而为电子数据证据的取证、保存与流转提供更为畅通的渠道。

04建立“公证+ 知产+调解”机制,加大知识产权案件公证调解力度。建立健全公证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构之间的衔接机制,加大对知识产权案件的调解力度,对有给付内容的调解协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同等办理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有效地减少诉讼,更为快捷地保护知识产权。

05实施知识产权公证人才战略。坚持做好专业人才“引进来”和“走出去”工作,不断更新和完善公证员队伍知识结构,吸引熟悉知识产权领域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加入两江公证队伍,打造公证知识产权创新团队,培养知识产权公证专家型人才。建立健全知识产公证人才的选聘、管理、激励制度。

06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课题研究,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加强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和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有效的服务对接,为其提供公证法律顾问、事前预防、保全设计、证据提取等全方位的知识产权公证服务。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公证悬赏取证”课题研究,开发“公证悬赏取证”平台,共同推动公证服务知识产权工作迈上新台阶。

不到一年时间,两江公证处运用“区块链+公证”技术,已办理知识产权主体资格、商标转让、侵权证据固定等各类知识产权公证案件400余件,办理电子数据存证逾10000000条,2020年预计数量超100000000条,为知识产权的全方位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接下来,我处将以“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揭牌成立为开端,进一步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广大企业和个人提供高效、智能、全面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合力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文字丨王露

编辑丨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