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露 时间:2021-07-12
7月9日凌晨,一女子遭男子当街强行拖拽,触目惊心。
事件随即引发热议。
“家暴”、“保证书”等词也因此登上热搜的主题。
那么,“家暴”到底离我们有多近呢?
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数据显示,在中国,平均7.4秒发生一起家暴,全国2.7亿个家庭中,有30%的已婚妇女,也就是说约8000万女性,都遭遇过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每年因家暴而自杀的女性,高达9.24万,每4-6分钟,就有一人因为家庭暴力自杀。
90%的女性在遭受家暴后选择了沉默。40%的女性,更愿意寻求家人的帮助。“家丑不可外扬”,这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我国已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反家庭暴力法》,但选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家庭暴力受害者仅占24.5%。
但小江想说:对于家暴,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关于“保证书“
对被施暴者而言,选择离婚是一些家庭的选择。也有一部分会得到对方不再家暴或者改正其它问题的保证书,以缓和双方矛盾。
保证书中最常见的,便是承诺如果对方日后违反保证书条款,就“净身出户”。可保证书真的有用吗?
小江建议,还有一种途径可以选择:夫妻双方在专业人士如公证员的指导下签署《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并对《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办理公证。
被家暴后如何取证
很多受害者因为收到施暴方的“保证书”,总对有暴力倾向的人抱有期望,以无数个下一次为借口难以走完维权这条路。
就算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维权,都需要提供初步证据,举证证明一方家暴,于是为了取得有力的直接证据,就有了网络上那个触目惊心的视频:一女子提前放置好摄像头,全程拍摄下自己被丈夫殴打的场景。
取证的方式有很多种,上述案例中的视频固然可以直接作为被家暴的证据,但太过惨烈,如果有可能的情况下,小江还是希望受害者可以采用其他更为安全的途径收集、固定证据。
直接证据的证明力及被采信的可能性较高,但在取得直接证据有危险或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一些辅证只要能够形成证据链,也是有可能被采信且用于认定“家暴”这一事实的,例如:
微信或短信聊天记录:例如,被家暴后施暴者的“道歉”信息。此时这类聊天记录的相关内容可以作为证据进行保全,由于这类电子证据容易发生毁损灭失,可以及时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保全证据公证。
通话内容:被家暴后,可以到公证员面前,拨打施暴者的电话,就家暴的事情在电话里进行沟通,公证机构现场客观记录受害者的通话行为及内容,虽然无法直接证明通话者就是申请人的丈夫或妻子,但该证据依然可以作为辅证使用。
证人证言:在目击者或者邻居愿意配合,能够为受害者提供证人证言,又碍于当场出面作证怕受到打击报复的情况下,可以到公证机构办理证人证言的公证。
容易被忽略的其他有力证据:施暴一方所写过的悔过书、保证书、以及报警记录等等……
此处仅能列举部分的情况,且所列举的证据单一使用效果不佳,还需要配合其他证据形成证据链后方可使用。每个受害人遭遇的情况不同,希望遇到上述情况,受害者能够多与有经验的法律从业人员进行咨询或沟通,寻求到最合理、最安全的解决办法。
我们希望,当有人正在经历家暴时,可以更勇敢一些,不再忍让。
我们希望,当有人正在经历家暴时,旁观者可以不再只是吃瓜,不再沉默。
我们希望,当有人正在经历家暴时,受害者可以正确地拿起法律的武器,勇敢的站出来。
审核丨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