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露沂 时间:2021-12-27
12月20日,税务部门公布了对网络主播黄薇(网名:薇娅)偷逃税的处理结果。黄薇通过隐匿个人收入、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进行虚假申报偷逃税款,被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
近两年的直播行业并不算太平,卖假货、主播“出轨”等问题层出不穷。人气主播的连续翻车,暴露出行业背后的乱象,对社会风气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但互联网非法外之地,法律的权威容不得任何人的挑战,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案例吧~
01
主播违反契约精神 “脚踏两只船”
当下网络直播大火,吸引了大批的主播投身直播行业。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为了捧红自己的主播,直播平台也是下了很大的成本。小李是某直播平台的签约主播,2021年8月,小李与某直播平台签订了《签约主播合作合同》,约定公司为被告提供策划、包装、培训等各项服务,小李在合同期限内及解除合同一年之内不能从事与原告业务相同的业务,否则由小李进行相应的赔偿。
由于小李相貌出众,吸引了很多粉丝。因此很多直播平台都向她发出邀请,请她入驻自己直播平台,小李最后选了两家薪酬最高的平台,起了两个假名字,开辟了自己的另外两个直播间,违反了和原直播平台公司签订的协议。
《民法典》第57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585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小李与网络直播公司之间签订的《签约主播合作合同》中对被告的竞业禁止义务作出约定,被告小李在合同期限内及解除合同一年之内不能从事与网络公司业务相竞争的行业或业务,小李作为签约主播理应受合同约束。
但是直播这种事情,不会留下文字、影像记录,没有回放,而且今天播了明天会不会再播也无法预料,所以直播平台如果要进行维权,必须在直播的时候,把主播违约的事实记录下来,才能作为向违约主播索赔的证据。这时需要的就是保证证据公证了。在办理公证的过程中,公证员会全程记录直播的整个过程,本案中,由于侵权证据极易灭失,像小李这种到其他平台直播的,直播一关,啥都没留下,怎么找证据?并且,自行取证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效果具有不确定性,相比较之下,采用保全证据公证的方式,具有不易篡改、保全过程快速、及时性强、司法认定性高的特点。
02
知名主播直播间售假
11月28日,罗永浩“交个朋友直播间”销售了“皮尔卡丹”品牌羊毛衫,其后有消费者反馈怀疑收到的衣服不是纯羊毛,是假货。对此,“交个朋友直播间”从该产品的多名实际消费者(含几位公司内部员工)手中回收了五件,分别送到两家专业机构检测,12月15日下午得到一家的检测结果是,该送检产品为非羊毛制品。“尽管手续齐全、流程合规,但产品还是出了问题,这让我们感到万分抱歉和愧疚。”
近年来,直播间售假的情况屡见不鲜,但由于消费者无法提供有力的证据,往往只能自认倒霉,而售卖假货的主播则不受任何影响,继续卖货。消费者买到假货后想要维权,存在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证明是假货。类似这种网络消费纠纷的案件,很多都会出现举证难的问题。
消费者在直播间购物的时候如何防止买到假货,买到假货又应当如何维权呢?
答案是:办理证据保全公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公证处可以办理直播间购物行为和商品送检保全证据公证,对在直播间购物的购买环节、送货环节、送检环节全过程进行保全,并对全过程出具保全证据公证书。
小江奉劝各位看官,直播间购物时,不能基于对主播个人的喜爱和信任,就无条件地相信主播所售卖或宣传的产品。要详细了解其所宣传产品的各方面情况,如是否具有合法资质,口碑、售后服务及其所在电商平台的相关承诺等。同时,在购物过程中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收货后及时验收,发现有质量问题要及时固定证据,依法维权。
直播平台百花齐放,但行业背后乱象频发,主播的素质也良莠不齐。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法律的权威容不得任何人的挑战,作为直播平台的主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提高自身品格素质,做“良心”主播;作为消费者,也应擦亮自己的眼睛,当权利受到侵害时,适当拿起法律武器维自身合法权益。